走進橫琴自然村
活力、優雅的新氣息撲面而來
舒適的公共休憩空間
獨特綠植包裹的街角
特色“welcome”燈光街
文化墻繪、光影長廊
...
這一處處有創意、有溫度的景觀
構成了村居街角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賞心悅目的背后
是大橫琴城資
深耕“物業城市”治理模式
積極響應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為促進村居高質量發展
而進行的有力探索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水平
加強村居精細化管理
助力實現橫琴國際休閑旅游島的發展目標
橫琴新區綜合執法局會同大橫琴城資
確定了六條自然村微改造項目
依托各村居區位優勢
立足村莊自然肌理和生態稟賦
實行差異化的特色景觀
及空間功能改造升級
革新村居運營管理模式
大幅度提升了村居的居住品質
1.前期籌備
成立專項隊伍 有序摸排考察
為更好地落實村居微改造工程,經橫琴新區綜合執法局指導,大橫琴城資村居管理中心成立“微改造專項調研隊伍”,首先對村居基礎設施、功能配套、人居環境等現狀進行摸排考察,其次為了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大橫琴城資工作人員聯合各居民小組通過組織會議的方式向居民征求微改造的需求及意見。最后,通過聽取居民意見并結合村居的實際情況,大橫琴城資規劃了以“一村一品、一地一景、一角一韻”為目標的村居微改造方案。
2.落地執行
一幅幅美麗畫卷 徐徐展開
石山村
石山村是橫琴新區首個村居垃圾分類先行示范點,同時在第九屆全國部分省市社會治理(珠海)年會上被列為走訪項目之一。
作為示范村居,石山村一直以來積極致力于村居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創建更走在村居前列。
改造中通過實施“高顏值”的特色主題布置、街角街景美化、路面細節優化等工程,讓村容村貌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吸引人群紛至沓來,并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居。
現在,石山村的“welcome”燈光街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微改造名片!
向陽村
向陽村憑借其優質的生態環境資源在2018年被選定為橫琴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點。
為有效促成景觀與生態資源的合力效應,本次改造以“倚月橋”、“景觀臺”為核心 ,通過貫徹“取之自然,融合自然”改造理念,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觀景氛圍。
上村
考慮到上村原有景觀呈現較單一且缺乏相應的綠化與休閑坐凳滿足居民的活動需求,本次改造以休閑廣場、美麗庭院、美麗街角三個角度出發,通過增設可供休憩的花基坐凳;增加喬木綠植等綠化氛圍;增添客家元素文化墻繪,以美化村居空間、優化村居功能分區。
下村
經改造的下村科幻藝術感十足,更有“科技藝術小鎮”之稱,其通過打造時光隧道、時光藝術廣場、街心小憩等景觀,形成可供居民休閑的一體化空間,與此同時村居街道上繪有客家文化元素的光陰墻,在延續了下村文化底蘊的同時,亦呼應了時光主題。
三塘村
在三塘村,這處古典園林風韻的微改造景觀,不僅提升了村居的人文風情,同時通過一系列綠化、休憩功能的開發實現了優化村居空間格局的目的。
四塘村
四塘村以盛產水果聞名,因此村居的微改造引入水果元素,通過承載休憩、美化等功能豐富視覺享受,讓原本就非常彩色的村居增添了更多的趣味與藝術性。
3.提升服務
“改”出村居新面貌 “造”出村居新活力
微改造項目讓自然村面貌煥然一新
各村居的設施功能及景觀
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一系列的變化居民們
都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今年65歲的居民謝阿姨從小就生活在石山村,看著微改造帶來的變化,謝阿姨感嘆:“如今村居變得更漂亮了,現在出門也有休息閑聊的地方,自己也住的更舒服了,真是方便太多了。”
入眼皆變化,處處是新景
大橫琴城資
通過實施微改造這個“繡花功夫”
為村居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不僅有效激活了環境資源
更讓村居煥發了新生機
增強了居民的歸屬感
讓村居生活更便捷、更舒適
今后
大橫琴城資
將持續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模式
不斷提升村居人居環境
緊抓精神文明建設
夯實“物業城市” 社區治理服務的步伐
進一步推動村居高質量發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珠海大橫琴城資公司。